事件回顧: 4月2日,美國宣布對華商品加征34%關稅。8日,美國將稅率提高至84%。10日,進一步加碼至125%,但對75個“配合國家”給予90天暫緩期,稅率降至10%。11日,美國宣布對華部分商品豁免125%的“對等關稅”,但實際綜合稅率因疊加前期措施達到145%。 在此過程中,中國果斷采取反制手段,4月4日,中國對美商品加征34%對等關稅。9日,回應美方84%稅率,中方同步提高至84%,并起訴美方違反世貿規則。12日,跟進美方125%關稅,同時對稀土出口實施管制,并限 制美國部分企業輸華資格。后續影響分析: 一、國內鉬供應平穩新增產能在三季度后期釋放 2025年第 一季度統計到的國內鉬精礦產量為78910噸(折45%品位鉬精礦),較去年同期的76230噸(折45%品位鉬精礦),同比增長3.5%。較2024年4季度的79990噸,環比減少1.4%。國內主要增量預計在三季度后期逐步釋放。 二、自美國進口鉬原料較少 2025年一季度累計進口美國的鉬精礦1116噸,月均進口量372噸,占比進口總量7.1%。2025年一季度累計進口美國的氧化鉬648噸,月均進口量216噸,占比進口總量29.7%。 三、化工市場影響不大 2025年1-3月份國內鉬酸銨產量1.67萬噸,1-3月份中國進口鉬酸銨543噸,其中美國541噸;1-3月份中國出口鉬酸銨104噸,其中美國1噸,可忽略不計。 2025年1-3月份國內高純三氧化鉬產量0.78萬噸,1-3月份中國進口高純三氧化鉬388噸,其中美國不足1噸;1-3月份中國出口高純三氧化鉬608噸,其中美國2.5噸。 以上數據表明,中美關稅貿易戰升級主要影響中國進口鉬酸銨數量,但美國進口鉬酸銨占國內鉬酸銨產量的0.3%,影響同樣相對有限,主要影響還是在市場交易心態方面。 四、深加工市場出口受限 2025年1-3月份國內鉬粉產量0.56萬噸,1-3月份中國進口鉬粉0.98噸,其中美國0.28噸,占國內總產量比均不足1%;1-3月份中國出口鉬粉6.6噸,其中美國0.39噸,可忽略不計 2025年1-3月份國內煉鋼鉬條產量0.19萬噸,1-3月份中國進口未鍛軋鉬0.54噸,其中美國為0;1-3月份中國出口未鍛軋鉬514.67噸,其中美國112噸,出口美國總量占國內煉鋼鉬條生產總量6%。 出口端面臨更嚴峻挑戰。為反制美國無理的關稅措施,商務部已經通過"兩用物項"認定強化關鍵礦物及其加工制品的出口審查,包括2月4日起對鉬等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,這些反制手段明顯打擊了美國的軍工、電子、新能源等產業。 五、國際鉬供應環比減產 2025年2月份智利鉬產量為2498金屬噸,同比減少11.4%,環比減少11.1%,1-2月累計鉬產量5307金屬噸,累計同比減少11.9%;秘魯2月鉬產量為3448金屬噸,同比增加1.5%,環比增長6.7%,1-2月累計鉬產量為6679金屬噸,累計同比增長11.2%,但是較2024年11-12月產量環比減少4.1%。 六、鉬鐵及下游需求受到沖擊 4月中上旬鉬鐵不含長單鋼招量5900噸,環比3月中上旬下降33.84%,同比去年4月中上旬下降42.21%;4月中上旬鉬鐵含長單鋼招總量9400噸,環比3月中上旬下降31.11%,同比去年4月中上旬下降23.84%,鉬鐵需求受到中美關稅戰的沖擊影響較大。下游不銹鋼期貨市場在4月10日創2020年以來新低后有所修復,但不銹鋼現貨市場受關稅戰以及基本面因素影響,需求相對疲軟。 綜述,中美貿易戰持續,但是市場利空情緒已經有所釋放,后續終端實際需求影響有待持續觀察,短期來看,利空出盡,鉬市觸底反彈,但是中期來看,供需緊平衡,鉬市上漲空間有限,下游壓力持續傳導,鉬市震蕩頻繁。
據中國證券報3月11日報道,全國人大代表、新華龍董事長郭光華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建議,盡快制定鉬行業發展規劃,嚴格執行行業準入標準,加快培育國際化的大型鉬業企業集團,適度放開鉬產品加工貿易,促進我國鉬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。 郭光華稱,我國鉬資源探明儲量在2000萬噸以上,居世界首位。目前,國內鉬產業呈現兩極化格局。據統計,全國鉬爐料企業中,年產1000噸以下的小鉬鐵廠占鉬鐵企業總數的70%以上,但產量僅占全國鉬鐵總產量的25%左右,并存在能耗高、污染重及資源浪費等諸多問題。整合小型爐料企業,提高產業集中度是鉬業發展的必然趨勢。 郭光華建議,加強宏觀調控力度,逐步解決鉬生產加工企業“散、亂、小”和惡性競爭問題,出臺促進鉬業企業整合的相關政策,鼓勵有技術研發能力、資金實力、環保治理措施的大型鉬業企業加快發展;嚴格執行國家《鉬行業準入條件》的相關規定,禁止建設單一鉬鐵生產企業,堅決取締淘汰外燃式回轉窯、淘汰焙燒工藝中的反射爐,加強環保整治力度,通過技術改造實現鉬企業規模化、機械化、科學化生產;推動行業整合,促使產能向優勢企業集中,引導產品結構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產品轉變,培育國際化的大型鉬業企業集團。 此外,郭光華建議,適度開放鉬品加工貿易,可通過采取鉬品加工貿易配額制,選擇具備資質的***加工企業開展國際貿易業務等方式促進國內鉬產業發展。
近年,國內鉬精礦價格有起有伏,但價格整體走勢震蕩走低。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,鉬精礦價格新低迭創。截止16日,國內含量為45%鉬精礦的***新報價約為1400元/噸度,較年初時下跌了約10%,跌至2012年8月歷史低價水平,較2005年高位縮水約80%。 從2012年中起,陜西、河南、遼寧等鉬精礦主產區企業相繼停產保價,但實際效果并十分不理想,僅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,市場價格因供應減少和鋼廠采購而出現反彈。 目前,陜西地區擁有原礦開采的規模型企業可將鉬精礦(含量45%)的生產成本控制在1500元/噸度附近,而一些小型企業、原礦品位低的企業,生產成本在1600元/噸度以上。跌破成本線的嚴峻形勢令業內主動停產風再度抬頭。 有業內人士認為,主導稀有金屬價格走向的是行業的供需格局。近年來國內鋼鐵行業長時間不景氣,鋼廠招標采購壓價,作為鋼鐵爐料的鉬系產品價格下跌蔓延至產業鏈上游,同樣累及鉬精礦價格節節下行。 展望后市,鉬精礦價格已跌至成本線以下,但終端需求不給力,盡管供給減少,但仍難轉化為明顯的撐價,看來鉬精礦價格低迷表現或將延續至今年冬天。
亞洲鉬市場需求活躍,來自中國的買家進入市場,價格小幅回升。普氏氧化鉬日經銷價格8.25-8.35美元/磅鉬,上漲至8.3-8.5美元/磅鉬;歐洲鉬鐵日報價20.1-20.35美元/千克鉬,上漲至20.1-20.4美元/千克鉬。 8月28日,普氏評估因公眾假期休市。昨日,一位歐洲貿易商在釜山倉庫氧化鉬成交價格在8.35美元/磅鉬。一位歐洲貿易商表示,中國鋼廠采購頻繁,加強中國進口氧化鉬和鉬鐵。一名中國貿易商表示,氧化鉬支付8.5美元/磅鉬,還是賺錢的。一名亞洲生產商表示,市場信心十足。不銹鋼市場需求強勁,因為加強石油和天然氣建設。 鉬鐵方面,據報道,一家德國工廠20.2美元/千克DDP成交。奧地利鋼廠20.1美元/千克鉬成交。目前報價***高在20.4美元/千克鉬。 國內鉬精礦市場成交放量,價格也逐步上升。市場逐漸利好,詢盤增多。目前一般品位鉬精礦主流報價在1380-1400元/噸度,高品位鉬精礦主流報價在1400-1430元/噸度。 國內鉬鐵市場受鋼招持續放量,價格超過預期,鉬鐵市場價格穩中上升。目前主流報價在9.6-9.9萬元/基噸。
鉬原市場的高幅報價上調至1410元/噸度現金和1430元/噸度承兌價位之后,市場開始顯現活躍氣氛,廠家采購熱情膨脹,多數是為鋼廠需求做生產準備,也有貿易廠家活躍在市場中,使得近日鉬市開始走高,形勢扭轉到上漲勢態。 鉬酸銨廠家的生產壓力受限于生產無法正常,環保檢查的壓力還有生產成本增加庫存不足的情況,鉬深廠家在報價提高之后在逐步靠近成交,大板坯、拉絲鉬條、大鉬棒等產品報價均已上提至20萬元/噸之上,煉鋼條、小板坯等產品報價也逐步推向19-19.5萬元/噸。